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十堰KTV招聘网 > 十堰热点资讯 > 十堰励志/美文 >  与弟伯显①

与弟伯显①

2022-09-20 14:39:32 发布 浏览 825 次

与弟伯显①

比闻吾弟身体极羸弱,不胜忧念。此非独大人日夜所彷徨,虽亲朋故旧,亦莫不以是为虑也。弟既有志圣贤之学,惩忿窒欲,是工夫最紧要处。若世俗一种纵欲忘生之事,已应弟所决不为矣,何乃亦至于此?念汝未婚之前,亦自多病,此殆未必尽如时俗所疑,疾病之来,虽圣贤亦有所不免,岂可以此专咎吾弟。然在今日,却须加倍将养,日充日茂,庶见学问之力果与寻常不同。吾固自知吾弟之心,弟亦当体吾意,毋为俗辈所指议,乃于吾道有光也。不久吾亦且归阳明②,当携弟辈入山读书讲学,旬日始一归省,因得完养精神,熏陶德性,纵有沉疴③,亦当不药自愈。顾今未能一日而遂言之,徒有惘然,未知吾弟兄终能有此福分否也?来成去,草草,念之!长兄阳明居士书,致伯显贤弟收看。

近来常听说弟弟身体不好,使我十分挂念。这件事,不只是老父亲日夜在为你彷徨不安,即使是其他亲戚朋友,也纷纷对此感到忧虑。弟弟既然有志于圣人之学,那么,克制情绪和欲望,就是工夫最要紧的地方。像社会上那一类放纵欲望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事,弟弟应该绝不会做的,怎么还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呢?不过,想到你结婚之前已经体弱多病,所以,你的问题也许不像世俗所说的那样,是纵欲导致的。疾病的到来,虽圣贤也难以避免,怎么可以因为它就专门责怪你呢?但从现在开始,你就要加倍保养,每天充实自己,这才可以显示学问的作用真的与平常俗事不同。我当然知道弟弟的心意,弟弟也应该理解我的想法,不要去做会招致流俗非议的事,才是给我们的圣贤事业增添光彩。不久后我也会回到阳明山,那时会带着你们到山里去读书讲学,十来天才回家一次,这样你就可以借机调养精神,熏陶德性,即使有严重的疾病,也会不吃药就痊愈的。只是想到我们现在连有一天好好说话的时间都没有,不禁徒感惘然,也不知道我们兄弟最终能不能有这个福分了。匆匆写了这封信,由来成带去,心中挂念。大哥王阳明书,给伯显弟收看。伯显:即王阳明之弟王守文。关于王阳明的同辈兄弟,其门人薛侃《同门轮年抚孤题单》记:“先师阳明先生同祖兄弟五人:伯父之子日守义、守智,叔父之子日守礼、守信、守恭。同父兄弟四人:长为先师,次守俭、守文、守章。”阳明多次在信中提及他们的兄弟们,可见他身为大家长的责任感。阳明:此处指会稽(今浙江绍兴)阳明洞天。沉疴:重病。

在阳明先生的兄弟辈中,三弟王守文(家族排名第十)大概是和先生交流最多的一位。只是从历史上看,阳明先生的这位弟弟似乎颇为平庸,以致未能在国史、方志等文献中留下多少可用以考察其生平的材料。我们对其为人的了解,主要就是通过阳明先生的家书。在阳明先生的文集中,还有《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》一诗,所谈内容可与这封信相互补充:

尔来我心喜,尔去我心悲。不为倚门念,吾宁舍尔归?长途正炎暑,尔行慎兴居(生活起居)。凉茗(茶)勿频啜,节食但无饥。勿出船旁立,忽登岸上嬉。收心每澄坐,适意时观书。申洪皆冥顽,不足长嗔笞。见人勿多说,慎默真如愚。接人莫轻率,忠信持谦卑。从来为己学,慎独乃其基。纷纷多嗜欲,尔病还尔知。到家良足乐,怡颜(和悦的容颜)报重闱(指父母)。昨秋童蒙去,今夏成人归。长者爱尔敬,少者悦尔慈。亲朋称啧啧,羡尔能若兹。信哉学问功,所贵在得师。吾匪崇外饰,欲尔沽名为;望尔日慥慥(努力认真的样子),圣贤以为期。九兄及印弟,诵此共勉之。

阳明先生写给家中子弟的文章有一个特点,就是特别生活化,从来不做高而不切之论。他虽然以“心即理”“拔本塞源”“致良知”等观念引起中晚明思想界的极大震动。但在给家人的书信、诗歌里,他很少使用形而上的学术语言,只是有针对性地提醒要在日常事务上用力,希望亲人们听从劝诫,由此走上圣贤之路。阳明先生给王守文的话,翻来覆去就是谈两个方面的问题:一个是鼓励弟弟确立成圣成贤的志向;一个告诫弟弟要注意身体,克制欲望。第一个方面我们在《示弟立志说》的“实践要点”里已经详细讲了,这里讲第二方面。

此信写于正德十一年(1516),从这信看出,王守文的身体不好引致了周围人的猜疑和非议,他们觉得王守文是婚后在男女之事上不知节制才导致体弱多病。阳明则为弟弟开脱:“念汝未婚之前,亦自多病。”这体现了一位兄长的宽厚。但是,无论是在《与弟伯显札》还是《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》,他最终还是提到了要王守文不可纵欲,可见所谓外人猜疑,亦绝非空穴来风。传统的儒家一直对人的欲望问题保持高度的紧张。他们并不绝对压制欲望,毕竟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。孔子也讲究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也承认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”。但是,儒家又主张人不能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,认为这样会使人走向毁灭。早期儒家特别讲“克己复礼”,就是想利用“礼”来约束社会中的个人言行。而到了宋明时期,“理”的重要性又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。理学家认为,天地间一切事物均有其本源、亦均有其运转的法则,这就是“理”。遵循“理”,人就能保证自己处在正确的状态中,而一旦行事超越了“理”的限度,就可能陷溺在一己私欲里,有损道德。身在儒家传统之中的王阳明自然也认为弟弟应该克制欲望,以达于圣人之道。

这一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的观念在近代以来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,认为它戕害了人性的自由发展,这是不公正的。事实上,古往今来,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能够容许人无休止地追求自己的欲望。因为很多时候,人的欲望不仅关乎自己,也关乎他人。当自己的欲望与他人发生冲突时,满足自己就意味着伤害他人,这是很浅显的道理。“灭人欲”所要“灭”的,只是一部分超出社会纲常的、不受控制的欲望,而不是人性的合理诉求。

除此之外,阳明劝说弟弟克制欲望,还有养生方面的考虑。中国传统的儒家、道教(阳明和道教渊源亦颇深)学说,由于关注的更多是在当下现实,因此都特别在意对个人身体的保养。俗话说: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要成圣成仙,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打底是很难想象的。而儒、道二家均认为,一味追求欲望的满足,最后只会损伤自己的身体。

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一个个“欲望都市”当中,对这样的观点其实更容易理解。现代人的病痛往往不源自匮乏,而来自多余。比如饮食,大鱼大肉、甜品饮料,这些在旧社会中难得的享受成了今日年轻人的致病根源。肥胖、痛风、糖尿病等在过去被视为“富贵病”的症状越来越常见,且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。又比如,空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“冬暖夏凉”的要求,但长时间居处室内,也不利于身体免疫能力的提高。之前说过,阳明先生出生显宦之家,自小就受到绅士阶层安逸讲究的生活方式的诱惑。他可以凭借过人的自制力摆脱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,他的兄弟们却未必。事实上,王家除了他这个奇才之外,其余三位弟弟都没有取得很好的功名。这跟他们陷溺在欲望之中,以致无法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是有关系的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